首页

哈院要闻

首页 - 哈院要闻 - 正文

我校成功举办“三江汇流润中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黑龙江卷》课题成果展

浏览量:时间:2023-11-13

(文/高亮)11月13日上午,由省民宗委、省社科院主办,哈尔滨学院承办,省文旅厅、省博物馆、渤海上京博物馆、金上京博物馆协办的《三江汇流润中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黑龙江卷》课题成果展,在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成功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党组成员陈青,省社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黄红,哈尔滨市民宗局副局长蒋福学,省档案馆二级巡视员董劲柏,黑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陈禹,省文旅厅一级调研员李博,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郭万勋,哈尔滨学院党委书记苍松,校长、党委副书记于成学,纪委书记马弘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黄红主持。

undefined

undefined

苍松代表学校对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各界人士表示欢迎,他指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的第十个年头,也是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关键之年。哈尔滨学院作为黑龙江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和总纲,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家园建设,此次展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务实行动,是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扎实举措。

苍松强调,多年来学校党委坚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和社会教育,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找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与各族师生的心理切合点、情感共鸣点、利益结合点,努力增进各族师生的交往交流交融,全方位推动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目前,学校以哈尔滨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和研究基地为依托,组织开展民族艺术理论研究,形成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内涵,成为龙江对外展示民族团结和谐进步建设的重要窗口之一。

苍松希望,哈尔滨学院要以承办这次展览为契机,继续围绕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体系,持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取得新突破。继续围绕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体系,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建设,做好民族宣传工作,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希望全校师生能够通过观看这次展览,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认知,感受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魅力,不断推动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质增效,为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建设城市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陈青对哈尔滨学院承办此次展览表示感谢,在讲话时指出,哈尔滨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工作有亮点、有特色。此次展览是我省举办的第一次以龙江各民族三交史料研究成果为主题的展览,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的积极行动。展览利用生动的三交史料,展示自古以来,龙江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与中原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信仰、血脉相连的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充分体现“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对广大参观者是一次生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增进“五个认同”方面,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undefined

开幕式结束后,各位领导、嘉宾、哈尔滨学院师生共同参观了《三江汇流润中华》主题成果展。本次展览共分为“玉见中华”“礼映中华”“文润中华”“龙跃中华”“诗沃中华”等五个篇章。其中,第五篇章“诗沃中华”由我校文法学院学生代表集体诵读,通过民族诗词展现中华民族历史的渊源流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省民宗委、省社科院,省文旅厅、省档案馆、省博物馆、渤海上京博物馆、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主要负责同志,学校党委统战部、党政办公室、艺术与设计学院、文法学院负责同志和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


编辑:李晓欢   审核:朱明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